2020年化学化工学院基本情况介绍
学院简介
学院致力于培养服务化学基础教育及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的应用型人才,现有化学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两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实施“化学为基础、化工为重点”的专业建设基本思路,逐步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发展理念。“基础化学”省级教学团队奠定了学院的师资基础;“城市环境污染控制”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搭建起学院科研与创新平台;“实验教学中心”承担着两个专业的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教学、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学生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及毕业论文制作等实验教学及实践教学任务;兰州34中、康乐府城中学、甘肃金昌金化等2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构成了学生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学院在编教职工43人,其中,教授6人、副高职称教师12人;博士27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甘肃省教学名师1人,兰州城市学院教学名师1人,第七届霍英东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教学类)获得者1人,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4人,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计划青年学者1人。近5年来,学院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研项目30余项,获资助科研经费300多万元。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厅级奖1项。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其中在SCI刊源发表论文60余篇,一区论文4篇。
专业介绍
化学专业是化学化工学院的老牌专业和优势专业,主要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初高中化学教师。该专业主要开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化工基础、仪器分析、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化学综合实验、中学化学教学法实验等课程,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能开发、生产技能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与西部产业发展相一致。该专业主要开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等课程,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课程建设
按《化学化工学院课程建设暂行办法》有计划地对学院的各门课程进行建设,已形成了以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仪器分析》和校级精品课程《无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及《物理化学》为示范,校级网络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环境化学》及《化学教学论》为补充的课程体系;2019年,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项。
考研及就业情况
自2011年首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已累计266人被其他院校录取,其中14人考入985工程大学,55人考入211工程大学。自2011年首届化学专业学生毕业,初次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年底就业率在85%以上;2014年首届化工专业学生毕业,初次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年底就业率在90%以上。
名师风采
李生英,男,汉族,甘肃会宁人,196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职称。
1986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化学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分配到兰州师专(兰州城市学院)任教至今。
2003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分析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2006年6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导电聚合物-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2008年7月-12月,在新西兰Christchurch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进修。
先后担任兰州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招生就业处处长,现任兰州城市学院教务处处长,甘肃省城市发展研究院城市环境与污染治理研究所所长;兰州交通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认证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估专家、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导师、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专家、甘肃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查专家、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教学研究专家、兰州市城关区科技人才库专家。甘肃省科技创新实验学校“星光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普通化学”、“消费者化学”、“现代化学讲座”等课程的教学及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友好型纳米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完成并通过鉴定课题6项,其中主持完成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课题达“国际先进”水平。合作完成课题47项。在Mater. Chem. Phys., Rare Metals, J. Mater. Sci., J. Mater. Res., Polym. Plast. Technol. Eng., Synth. React. Inorg. Met.-Org. Nano-Met. Chem., React. Kinet. Mechan. Catal.,Asian J. Chem.,无机化学学报、应用化学、化学研究与应用、稀土、化工新型材料、合成化学、安徽农业科学等国内外SCI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省级期刊发表研究论文94篇。参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出版《无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等教材及教学参考书6部,负责的《无机化学》被评为2004年甘肃省精品课程。先后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甘肃省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获第十四届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兰州市第二届教学新秀。获兰州城市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兰州城市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负责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被评为2008年兰州城市学院精品课程。获兰州城市学院教学名师、优秀党员、优秀班主任、教育实习优秀组织工作者、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我最喜爱的老师”等称号。
赵国虎:男,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及兰州交通大学兼职硕导,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兼职教授。主要从事“仪器分析”等课程教学及研究工作,现为“城市环境污染控制”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霍英东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教学类三等奖)”获得者,陇原“四有”好老师。多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及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省科技进步奖和省高校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负责的《仪器分析》为省“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领导的“基础化学教学团队”获省级教学团队称号;多次被团省委、省教育厅授予学生竞赛优秀教师、省级竞赛优秀组织奖。从事环境污染物分析与治理方面工作,发表各类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检索,10篇被EI检索。
白林,男,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硕导;获全国优秀教师、省高校教学名师、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等荣誉称号。主讲有机化学(双语)、有机化学实验等课程。承担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多项;合作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刊源论文15篇。合作课题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许世红,女,生于1966年7月1,教授,中科院化物所硕士。主持、参与甘肃省自然基金项目、教育厅科研项目、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948”项目等科研工作6项。主编教学参考书1部,参编教材1部。在SCI、核心及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甘肃省教育厅教学成果奖。承担的《分析化学》课程获省级精品课,承担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获校级精品课。并获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教堂教学优秀奖。
饶红红,女,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主讲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等课程。指导的本科生参加“挑战杯”等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多次获奖,个人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主要研究功能化材料构筑的纳米界面光电传感分析,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扶持项目、省级重点人才计划项目、省“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项目等多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研究成果获得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多项。于2015年入选省“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2017年获评“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2019年入选甘肃省省级重点人才计划,同年入选第三批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计划青年学者。
孙看军,女,理学博士,教授。兰州城市学院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清洁能源材料,目前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项目一项,主持产学研横向项目1项。在化学Ⅰ区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1篇,成果获得省高校科技进步奖;荣获“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主讲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分离工程”等课程。指导本科生参加“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多次获二、三等奖,本人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魏云霞,女,工学博士,教授。主讲《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等专业课程。主编出版了《分析化学》双语版教材;指导的本科生获得第八届(2012) “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现主要从事能源光催化与环境催化的研究,主持完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甘肃省高校科研项目等多项;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等工程I区 TOP期刊等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研究成果分别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