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化学系
学位授予单位
代码:
名称: 有机化学
拟报重点学科
代码: 070303
名称: 理学
所属学科门类
代码: 07
名称: 化学
所属一级学科
代码: 0703
兰州城市学院科技处制表
2006年3月
根据学院相关文件精神,我系重点学科建设评估小组依照《兰州城市学院院级重点学科建设评估暂行办法》和《甘肃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定量评估标准》的有关要求,对我系院级重点学科——有机化学的学科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评检查,现将2002-2005年本学科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2002—2005年学科建设发展情况
2002年4月成立的绿色化学实验与教学研究所为我系开展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搭建了一个学术平台,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当前化学学科及绿色化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在研究所成员原有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调研、考察,精选了一些学科研究热点又切实可行的科研课题,将主要研究方向确定为:(1)环境友好化学品设计、加工和应用,包括绿色石油化工、绿色农药及绿色精细化工产品研究与应用;(2)绿色有机合成与微波促进化学反应研究;(3)纳米及新型绿色材料的研究与应用;(4)绿色分析技术,包括工业分析、商品检验及环境治理。(5)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教育。成立有机化学重点学科后,我们进一步挖掘潜力,凝聚科研力量,统一研究方向,将原定的5个研究方向凝炼为3个:纳米材料与天然有机、有机合成、有机分析与环境保护。
积极鼓励年轻教师报考硕士、博士,在3~5年内争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本学科梯队成员的70%,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占55%,教授或博士占15%。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教学科研骨干的传帮带作用。按照“1+1模式”、“1+2模式”,根据研究方向,以老带新,以高级职称教师带动中初级职称教师。
培养出一批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能出成果、具备培养硕士能力的教学、科研骨干人才,为兰州城市学院申报硕士学位点打好坚实的基础,做好人才储备。同时重点培养他们的群体观念和责任感,增强他们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交往能力和具有团结协作的奉献精神,提高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根据升本评估、学科建设的要求,积极争取学校对实验设备和科研经费的大力投入。调整实验室,建立专门实验室,以利于广大教师全面开展科研工作。建立分析测试中心,为学科建设和科研提供良好的分析测试环境和数据处理系统。进一步做好资料文献信息的收集工作,尽可能多地订阅有关专业期刊。
争取每年参加全国性、国际性专业学术会议2~3人次,增进兄弟院校间的相互交流与竞争意识,突出学科特色,提高学校的品位和知名度,以确立我院在该研究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扩大影响。
二、取得阶段成果
经过4年多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一支年龄和职称结构较为合理、富有团结协作精神与良好发展势头的学术研究队伍。本学科立足本校,面向全国,在纳米材料与天然有机、有机合成、有机分析与环境保护三方面的研究上,特色明显,取得了一些标志性的成果。
1. 专业与课程建设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指导,全面提升有机化学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力度,由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的、由本系向全校的扩展。《有机化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王桂良副教授承担本科生的《有机化学》和《有机合成》课程,李生英副教授承担《消费者化学》校级选修课,白林教授承担《绿色化学》校级选修课,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王桂良、张应年、李生英等完成的课题“高师化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省教育厅级奖。
2. 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张应年教授和李生英副教授承担的项目“桑泽烟剂农药系列新品种的研制及推广应用”获甘肃省科委星火计划项目资助,李生英副教授承担的项目“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王桂良副教授承担的项目“中草药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研究”获甘肃省教育厅项目资助。白林教授合作完成科研课题“催化碳-碳键形成新反应、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合成应用”荣获2004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过渡金属催化下偶联、烷化反应及有机硒化合物的合成”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张国福教授承担并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的科研项目“交流示波极谱滴定法在电镀与环保中的应用研究”和“从阳极氧化线的废泥中提取氢氧化铝”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赭朴九味润燥汤的提取工艺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许世红副教授承担并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的科研项目“201浓缩细胞培养液的研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本学科梯队成员先后在国际知名的SCI检索学术刊物如“Green Chem.”、“QSAR Comb. Sci.”、“Curr. Org. Chem.”、“Synth. Commun.”、“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in Inorganic, Metal-Organic, and Nano-Metal Chemistry”、“化学学报”、“分析化学”以及其它SCI及SCIE检索刊物发表论文14篇;在“材料保护”、“摩擦学报”、“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化学教育”、“分析科学学报”、“环境科学研究”、“现代农药”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特别在绿色有机合成、微波促进有机合成研究方面被英文专著《Microwave in Organic Synthesis》和国际知名刊物“Angew. Chem. Int. Ed.”、“Acc. Chem. Res.” 等综述论文引用30多篇(次),并获英国“Green Chemistry”的良好评价。目前在纳米与高分子材料、绿色有机合成、微波促进化学反应、有机分析与环境保护、化学实验的绿色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 学术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本学科现已形成以3名学科带头人(教授)为首的,8名副教授,5名讲师为主的学术梯队。其中2人获得博士学位,4人获得硕士学位。为了进一步提高梯队的学术研究水平和整体实力,2003-2005年,已有7名学术梯队成员攻读硕士学位。
为了不断提高本学科的学术水平,加强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院校的联系,本学科点先后邀请5名著名学者来校讲学,与此同时,学科组还邀请了部分在这一领域有成就和影响的专家学者对学术梯队成员进行培训,介绍学术动态,指导学术研究,加强横向联系,提高自身素质。本学科组成员有8人次参加国际或国内重大专业学术会议。其中,白林教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次、全国性学术会议1次,王桂良副教授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2次,李生英、陈明凯副教授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各1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提交学术论文9篇(ISTP检索),并有1人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加强了学术交流,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学术队伍的建设。
4. 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本学科点可利用的资源丰富,本系实验室有大型仪器可供使用:(1)Nicolet 5700 FT-IR红外光谱仪(美国);(2)SHIMADZU LC-10AVP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3)CSPM-3400型扫描探针显微镜(美国);(4)SHIMADZU UV-25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5)SHIMADZU RT-5301型荧光分光光度计(日本);(6)最先进的DiscoverTM 聚焦单模微波合成系统(美国CEM公司)。多年来,我们与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资金效益分析
在升本评估和学科建设中,学校投资200万元,用于大型分析测试仪器的购置;学校每年为绿色化学实验与教学研究拨付研究经费1.5万元,累计6万元;为了引进人才学校拨付专项资金48.75万元,用于微波有机合成实验室的建设;4年来学科组成员争取科研项目经费13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
1. 根据重点学科建设的要求,缺乏大量的研究经费和专门实验室,积极争取学校对实验设备和经费的大力投入,建立专门实验室,以利于广大教师全面开展科研工作。争取承担省部级、国家级的科研课题。
2. 需订购专业外文期刊和数据库。
3. 还需要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人才,进一步整合力量,多出高水平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五、自我评价
本学科研究方向稳定,研究目的明确,学术梯队合理,科研成果水平较高,已成为兰州城市学院颇具特色的学科之一,发展潜力巨大。